佳市郊区莲江口镇永兴村(2015-2017)三年规划
2015-08-07 14:08:30 浏览次数:
佳市郊区莲江口镇永兴村(2015-2017)三年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百部联百村联建建设,指导好本村未来三年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永兴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永兴村位于松花江北岸,与佳市隔江相望,距市区5公里,北有哈肇公路,南有佳市港务局、水稻研究所、佳市燃料公司等四个码头,东与莲江口镇接连,西与鹤大公路相邻,水陆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
全村有478户,人口1668人。其中,学龄前儿童46名,在校生128名,其中大中专以上15名。耕地面积7025亩。其中,水田1200亩,棚室与陆地瓜菜1000亩,葡萄生态采摘园45亩,红树苗300亩。长短期劳务输出打工人员468人。2014年人均收入11200元。
二、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永兴村经济发展有永兴村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陆交通条件便利,随着通村公路的修通,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各类农副产品及时流通到市场。二是属近郊型,大面积发展棚室与陆地瓜菜生产的同时,既丰富了佳市人民的菜篮子,又换回村民的客观收入。三是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可观,依据镇域经济发展思路,红树苗种植已列入我村的发展规划,定为特色种植的发展大项,在三年内形成规模种植,建成千亩旅游观光采摘梨园一处。
从村实际情况来看,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与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相比是处于落后状态。制约我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村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人多地少。二是产业之规模化,产业比严重失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更低。三是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发展意识模糊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精神文明与文化生活不够富裕。
三、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3)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建设原则。(4)坚持阶段开发,适时推进的过程控制原则。(5)坚持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的原则。(6)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7)坚持有效利用土地,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用地原则。(8)坚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原则。(9)坚持立足当地实际,突出永兴特色的原则。(10)坚持整体发展与重点建设相结合,近远期建设相协调的原则。
(二)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永兴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居住其中的村民既能享受到与城市相媲美的各种完善服务,同时又能拥有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建立优质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建立长效农民增收机制。远期目标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服务比重,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经济结构和农产品优势产业群。
2、社会发展目标: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社会公益事业不断提高。
3、文化发展目标: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文化业余娱乐生活。
4、环境发展目标:加强环境保护,培育村域生态环境。
5、村落建设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
6、于共建单位共建休闲娱乐广场
这期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村落建设,完善和升级配套设施,控制乡村景观风貌。最终形成一个即有的完善基础设施和物质文明,又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风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发展目标,遵循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招商引资手段,以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工业产业发展。
(二)奋斗目标
到2017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发展畜牧养殖业;扩大红树苗种植面积,深化农产品加工;同时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完成1-2个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健康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制进步”的目标,成为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和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先行者。
五、具体规划内容及措施
(一)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求,把村致富能人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每年发展一名党员,三年内至少发展一名女党员,同时培养一名合格的继任书记人选,力争建设“五个好”村支部,带出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
(二)促进产业发展
抓住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于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收,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小型养殖来提高村民收入。到2017年,使年存栏生猪达到万头,其中,母猪存栏达到千头,禽类饲养达到十万只以上。
2、这三年重点发展红树苗连片种植500亩,以提高单位面积产业效益做示范,成为永兴村农家乐旅游观光生态采摘园。并利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建立合作经济组织。
3、加强组织培训力度,增加劳动力转移数量。到2017年输出劳动力达到500人次,其中,技术工种要占60%以上。
4、帮助协调发展互联网+ ,发展有能力的种植大户,提高我村农业信息化水平,形成产业链,使各种农业信息全方位地渗透到农村一线,切实指导生产生活,促进增产增收,促进我村经济发展。
六、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达到村貌整洁,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通过争取资金方式,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在2015年至2017年陆续完成中心村街道边沟硬化工程,永红屯街道硬化完成,形成畅通的道路网络。
2、在三年内,中心村街道达到亮化、美化,安路灯30盏,永红屯安路灯35盏。
3、完成田间道路修复工程,彻底解决村民上地难,秋收拉地更难问题。每年争取铺垫3公里。
4、争取土地治理及“一事一议”项目,改造旱田水利工程浇灌及节水滴灌问题,特别要对红树苗连片种植地块的水利工程投入,打井及配套水利设施的完成。
七、耕种文明建设
1、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力职业技术培训3-4次。到2017年底,7%以上的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专业技术或职业技能。
2、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教育宣传力度,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3、制定具有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村民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
4、村里每年都要开展卫生文明评比,如“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
总之,在市扶贫办、市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把握“第一年抓基础、第二年抓规范、第三年抓提高”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三年的共同努力,互通有无,实现村党组织班子健全有力、党员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组织生活健康规范、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融洽、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将永兴村建设成为一个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美丽富饶的永兴村。
永兴村民委员会、永兴村党支部
201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