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扶贫帮扶措施(2016-2018)
2016-09-07 15:09:55 浏览次数: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扶贫帮扶措施
(2016-2018)
按照市扶贫办佳政扶组办[2016]2号《关于报送定点驻村扶贫工作帮扶措施的通知》要求,为了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各项帮扶任务全面完成,结合永兴村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扶贫措施。
一、工作目标
①经济发展要建立长效农民增收机制,到2017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比重提高。
②社会发展上使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社会公益事业不断提高。
③文化发展要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④环境发展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培育村域生态环境。
⑤村落建设上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村民休闲健身广场投入使用。
二、具体措施
(一)村党组织建设
①开展党组织联建,活动联搞,共同组织学习、共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共同开展主题活动提升村委班子战斗力。
②规范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
③共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针对联建村班子整体年龄偏大,将中心支部书记选派到村支部任委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村支部确保每年发展一名党员,三年内至少发展一名女党员。
④加大党建知识宣传力度,增强青年入党积极性,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把优秀青年留在村里,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适时召开群众会,经常举办党员培训班,帮助村民及时、全面掌握党的会议精神。
⑤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基本要求,扎实开展新型民主治村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二)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以人力资源培训、技术讲座、培养致富带头人等形式发掘产业发展潜能,促进农民致富。
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小型养殖来提高村民收入。
②重点发展红树苗连片种植,发展建设农家乐旅游观光生态采摘园,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
③加强培训力度,增加劳动力转移数量。到2017年输出劳动力达到500人次,其中,技术工种要占60%以上。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支持,联系相关部门,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谋划开展“送招工信息、送专业技能、送就业岗位”等活动。
④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在解决帮扶对象就业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广避门路,千方百计寻找就业途径。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情况进行智力扶贫,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帮扶对象脱贫致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其他的困难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⑤帮助协调发展互联网+致富新模式,发展有能力的种植大户,提高村农业信息化水平,形成产业链。
(三)基础设施建设
筹措投入资金,全面改善扶贫点的基础设施条件。
①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在2015年至2017年陆续完成中心村街道边沟硬化工程,形成畅通的道路网络。
②在三年内,中心村街道达到亮化、美化,安路灯30盏,永红屯安路灯35盏。
③完成田间道路修复工程,彻底解决村民上地难,秋收拉地更难问题。每年争取铺垫3公里。
④争取土地治理及“一事一议”项目,改造旱田水利工程浇灌及节水滴灌问题,特别要对红树苗连片种植地块的水利工程投入,打井及配套水利设施的完成。
⑤完成健身广场修建工作。增设篮球场、健身器械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
(四)精神文明建设
①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力职业技术培训3-4次。到2017年底,7%以上的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专业技术或职业技能。
②制定具有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村民对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
③村里每年都要开展卫生文明评比,如“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
三、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把联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将其列入连队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坚持物资救助与精神文化救助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扶贫帮困新途径、新办法,确保联建工作取得实效。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选派一名科级干部长期进行蹲点,单位主要领导深入扶贫村考察调研,全面掌握村里实际情况。确保工作高效、精准扶贫。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标语、展板等方式,广泛宣传扶贫帮困的意义、作用和措施,争取广泛支持,营造职工群众参与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通过大搞宣传,大造舆论,努力营造建设新农村示范村深厚氛围。